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廖子妤 游学修 卢镇业 杨秀卓 李英涛 柯炜林 张同祖 覃恩美 黄智明
导演:赵崇基
语言:粤语 汉
年代:未知
简介: 是兩個也是一個發生在中英街的故事。&ems ;&ems ;《中英街1號》以1967年反英抗暴風潮引發的六七暴動為背景,檢視香港的過去及未來。&ems ;&ems ;故事主要分為兩部分,首部分闡述了4名被捲入六七暴動歷史漩渦的年輕人,其命運受到親共產主義左派及英國殖民政府之間爆發的大型暴動所左右。&ems ;&ems ;第二部分將時間推延至50多年後,發生於中港邊界地區沙頭角,在這裏,3位糾結於為香港爭取自由的年輕人,與1位於首部分經歷過六七暴動的老年人相遇,命運亦因而互相交疊影響。 中英街1号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不同年代拍同一件事有不同角度本是一件非常值得好好探究的事情,然而这次还是太失望了,就算从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时代背景,是不是也先把事件因由点清楚先?信仰、动机也都不是喊几句口号讲几个名词可以说清楚的,更遑论意识形态。将前后两个事件互为对照,但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共通性可以参考?它们的背景和目的都完全不同,比较的点是什么?拍这种片创作者是不是起码要搞搞清楚做做调查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乱写?更何况67年和19年这个时间跨度?演员有任何变化吗??要说蹭热点搞噱头也是冤枉了主创,只能说本身没什么东西就别硬往出倒了,拍这种戏是要有点底蕴的。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初略翻了几篇本地评论,果然争议最大的是赵崇基对67的改写(以“行动”将此前主流视作混乱、暴力、威胁性的67接续到当下——更是未来的香港命运自决运动中)。我自己觉得更有趣的点是19部分被明示暗示为☂️运动,但又迫于文本之外的压力,换成了保地运动,而且这场运动明显冲击着作为自由主义秩序要核的所有权逻辑——所有这一切都在文本的刻意经营及其裂隙中体现着权力的复杂流通和运转,总之是非常sym tomatic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23/4/2018@TheGrand。欣賞導演誠意(只有300萬能拍出現在的成品已經超出預期),但劇本真的不ok,用三角戀去串連3個年輕人也太老土了吧?而且很多觀點流於對白上。67暴動那段演員們也比較有發揮(但實在不認同兩邊的年輕人情況可劃上等號),2019那段左膠得不忍直視。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不同政治/社运事件(及“后创伤时刻”)的难得记录,汇聚于沙头角微小社群。两重时空的映照可更细致。香港“禁区”鲜有曝光,此次尤其显得不合时宜。黑白色泽、打光和布景都差强人意。MV化运镜(慢镜头有刻意之疑而同时损伤叙事和共情效用)、几处略生硬重复的“回忆杀”消解了历史及个体境遇的复杂性 < class="com">两星半。赵崇基拍社运片,就像把一盘上等食肴端到刀叉都没备好的人面前。除了少数两部片触及到九七焦虑外,他的大部分电影都只承担着娱民的功效,而这部虽然严肃了起来,却也将自己的短板暴露无遗,编、导、演都糟糕透了;只能鼓励一下导演的创作勇气,毕竟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太少导演愿意触及此类题材。 < class="com">见山是山的伤痕文学电影,台湾??后遗症《自画像》赐死孕妇,香港伞后反思则让女角参与成长,继续行动。独特沙头角小众视角,1967VS2019两段社运,就像护城河一般巧妙平衡中港观点,有人要抗争也有人要带货买白花油。许素莹林漪琪覃恩美都好棒,张同祖跟儿子说:你信嘅嘢,就唔好逃避。 < class="com">难得的尝试,尤其是选择了六七这样的敏感题材。我认为尤以历史角度来看,越近越难以拍好。尤其是社会运动这样敏感的题材——历史叙事往往是被构造的,真实往往不存在,故而电影很容易走向无意义的宣泄。有的部分实在是太仓促了,虽说事出有因,然而剧本的台词也有些近乎说教,这是令人感到很惋惜的。 < class="com">3.16大阪亚洲电影节。映后访谈赵崇基留下了眼泪:“不知道何时开始,我们的电影环境变得如此不自由,甚至连电影人在制作的时候都不自觉的会进行自我审查。”这样一部有意义的片子,非常遗憾大陆仍然是无法看到,回归二十年了,香港加油,请支撑下去。 < class="com">行動.自由.....鏡頭不自由,行動不了,因香江跟67年差太遠,連那段樓梯欄桿也太新了.....鏡頭要左躲右閃......點名李英濤先生,他在短片演父親已出神入化,絕對是影帝之選,這次客串鄉愿,還是技壓群雄.... < class="com">关于1967反英风暴的真相,远比电影更加复杂,但导演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尝试通过故事表达自己对于“运动”、对于“革命”的理解,重新清理历史记忆,不能不说是勇敢的。从1967,到2016、2017,五十年的反思,实在必要。 < class="com">和我事先所想很不同。我真的太被这样的主题和美学价值所吸引了。八年的时间,有宏大的主题思想,有细小的生命体验,背后有导演明确的立场。不完美和缺憾都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光芒。问答结束后和赵导演诉说了一番自己的感想,很满足。 < class="com">短板是有些對白寫得並不好,不像正常人說話;小成本,到處都透露一個窮字,也導致有些處理顯得單薄;好處是舊時「運動中」和後來「創傷後遺症」的分野處理,全黑白設計,和拒絕穿插敘事的套路很聰明
备注:已完结
类型:港剧
主演:温碧霞 卢海鹏 杨淇 游学修 陳安立 楊尚友 袁澧林 李靖筠
导演:陳志發
语言:粤语
年代:未知
简介: 导演:陳志主演:温碧霞/卢海鹏/杨淇/游学修/陳安立/更多...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香港语言:粤语首播:2016-07-25集数:30单集片长:30三一如三的剧情简介······ 《三一如三》,係香港電視娛樂嘅ViuTV製作嘅電視劇,亦係佢頭一套處境劇形式嘅電視劇,預計喺2016年7月11號開始逢禮拜一到二23:00-23:30喺ViuTV首播,緊接上一套《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時段。套劇由楊淇、盧海鵬、溫碧霞、游學修、陳安立、楊尚友、袁澧林、李靖筠主演。故仔背景係一間每日分三個時段由唔同人打理嘅咖啡室。 三一如三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三线平行并进,总能够触碰一些观众的G点,也一定有内容是鸡肋;每集让每个店的故事轮流呈现,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温碧霞的夜间咖啡店放在第一集,却毫无爆点,等于整个剧失败了一半。健身房的部分马马虎虎,男演员演技有点生。唯一能看的是“二人前”餐厅,谈政治的部分倒无伤大雅,但是编剧真没走心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以單元故事帶出三間舖的主線劇情,三間舖中以二人前的故事較好看,VincentCafe講美玲與Frankie的主線亦不錯,個別某些單元很好看,如精靈訓練員、隱形人、講談判專家那集最後晚餐及志凡的過去都幾好睇,以半小時的長度來說易於消化,值得支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暂时给四星,镜头很美,和tvb不是一个脑回路的…拍得内敛又深沉…本人暂时不是很适应,转性了会再看一下。更适合看日剧多的观众。但觉得是用心,有想传达的声音,有目标观众群的作品!利申:阿乐(Endy)脑残粉,只看了他有关的剧情。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终于睇完!撒花!虽然中间不免拖沓和过于理想化,但如果人无梦想,在现在这个社会怎么爬?最喜欢《二人前》部分,明显区别出与tvb处境剧的写法:当你们在讲姨妈姑姐大舅邻居同学的无聊事,我在意的却是梦想抗争社会民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小格調、日劇風。ViuTv第二部自家作,目標觀眾很明確,走八、九十後理想路線。不過每集得25分鐘,內容顯然要更加精闢才能吸引觀眾看下去吶。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完全不同于TVB的味道,电影的镜头感,很棒的配乐,演员也很有特点,最出彩的最后两集。希望Viutv继续提供Tvb外另一种选择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想看温碧霞,所以存在百度盘上了。还挺有意思的。觉得港剧多样化还是挺有必要的,不然都TVB式就太腻了。 < class="com">慢生活。阿乐跟Simon吵架那段周国贤演得不错,但宇宙好声音最后失声痛哭那里就尴尬了一点…… < class="com">很一般很一般很一般。有幾個人物寫得真實,但整個編導手法很一般。陳志發啊你能不能進修一下。 < class="com">剧情空洞,空有外壳,尤其VincentCafe的部分,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矫情 < class="com">香港版的深夜食堂,更多元年轻,岁月就是这么细水长流。 < class="com">一店一日三时三店的故事,新的省房租策略。